大西迁 https://www.daxiqian.com 锡伯族文化主题网站 Wed, 29 Mar 2023 03:33:2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4.3 锡伯族的西迁史 https://www.daxiqian.com/lishi/206.html Wed, 29 Mar 2023 03:33:27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206 在新疆伊犁伊犁河南岸,有一个县叫查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当地的主要居住民族之一锡伯族是清朝乾隆年间西迁至此的,为何要从东北迁徙至此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锡伯族的西迁,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它与一般的民族迁徙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那是在十八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在伊犁惠远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管辖新疆,然而统一后的西部边疆广褒土地出现了无兵防守的真空,统一面临得而复失,经伊犁首任将军明瑞请奏,乾隆皇帝痛下决心,下令调迁英勇善战并懂得农业生产技术的锡伯军人前往屯垦戍边。

自1762年(乾隆27年)至1766年(乾隆31年)的四年间,清政府先后从热河、凉州、庄浪等处调遣满族官兵驻防惠远,从黑龙江调遣索伦官兵驻防伊犁;从张家口、热河等处调遣蒙古官兵、汉族官兵驻防伊犁。但伊犁将军明瑞仍深感伊犁现有驻防官兵不敷调用,因而上奏清朝廷,增派官兵,于是,1764年(乾隆29年)乾隆皇帝恩准伊犁将军明瑞奏折。“由盛京锡伯兵内栋其精明能牧者一千名,酌派官员,携眷遣往”。并指定了由塞外行走的路线。就这样,从盛京所属的沈阳、开原、义州等15座城市抽调20岁-40岁,身强力壮,能骑善射,骁勇善战的锡伯族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共计3275人,西迁到新疆伊犁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力量。

这支西调的队伍,分两批出发。第一批于1764年4月10日启程,次年的7月20日抵达伊犁河北岸的绥定一带,第二批西调的队伍于1764年4月19日启程,次年的7月22日,抵达伊犁河北岸的绥定一带。

1764年(乾隆29年)农历4月18日这一天,西迁的官兵及眷属和留居东北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及亲友们,从各城汇集到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为即将远赴西迁戍边的亲人饯行。他们杀猪宰羊,祭奠祖先,焚香祈祷西迁路上一路平安,共食离别饭,共饮离别酒,洒泪话别。

农历4月19日,西迁的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在满族官员的率领下,离开盛京,离开半个多世纪的家乡,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艰难的西迁征程。

从这里,你看到当时的就是西迁路线:沈阳—彰武台边门—辽通.—开鲁—阿鲁克尔沁—西乌珠穆沁—东乌珠穆沁—右翼后旗—中前旗—车臣汗旗—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阿尔泰—布尔津—和布克赛尔—察汗鄂博—额敏—博尔塔拉—巴尔鲁克—伊犁惠远城—察布查尔县。

锡伯族官兵扶老携幼,赶着木轮牛车,拉着行装、背着弓箭、跨着刀枪、携带粮食、帐篷、火种及家当,带着故土的五谷籽种和神物喜利妈妈,走出彰武台边门,经通辽进入科尔沁平原,走过锡林郭勒大草原,再进入蒙古国境内,从东到西,横穿蒙古国腹部地区。走过了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和荒芜人烟的浩瀚戈壁,沙漠。经库伦(今乌兰巴托)于当年8月24日、25日两批人马抵达乌里雅苏台(原蒙古国扎布哈郎特)。

农历8月的蒙古草原,已是青草无存,寒气凌人的季节。天寒地偏,又遭遇特大风雪,加上牲畜长途赶路,疲惫瘦弱,开春之时又有瘟疫流行,由盛京起程时所带牛、马死亡甚多,口粮几尽。在这种情况下,西迁官兵及眷属难以继续西行。于是在乌里雅苏台扎营休整了一个冬季(7个月),等来年春季草木返青后再赶往伊犁。

1765年(乾隆30年)三月初十,英勇的锡伯族军民,得到乌里雅苏台将军成衮扎布接济,借马500匹,骆驼500峰及粮食后,仍分两路,从乌里雅苏台启程,继续向伊犁进发。

当西迁队伍走到科布多一带,(今蒙古国境内吉尔格郎图)正值阿勒泰山积雪大量融化,多条河水俱涨,水深流急,行进困难。他们受困多日,水退无期,只好取道绕科齐斯山而行。在道路险阻,畜力不足,所带口粮所剩无几,所借马、骆驼又死亡甚多,面临如此困难,在未得到伊犁派人接济之前,锡伯族军民并未被困难畏缩。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沿途采集野菜乌株木耳来充饥。他们架设浮桥渡过通往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继续前行。经巴尔鲁克,博尔塔拉,穿越险关隘道的果子沟,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7月20日-22日先后抵达绥定一带,胜利完成了西迁的伟大历程。

事实说明,锡伯族的西迁,在当时交通工具还非常落后,而且道路险阻、气候多变,并还要忍受着长途跋涉中的艰难困苦,日夜兼程,冒酷暑,顶严寒,最终以顽强的毅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们用行动和事实彰显了一心效命国家的锡伯族军民的历史功绩,也为新疆的和平稳定和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并且,锡伯族为了纪念西迁戍边,以及怀念亲人,特意设立了西迁节,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又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又叫“四、一八节”。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锡伯族同胞就会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部6公里处孙扎齐牛录乡内的锡伯民俗风情园,是一个以靖远寺古文化遗址和展示锡伯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民俗风情园,锡伯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这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旅游特色。

风情园内的靖远寺,建于1892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喇嘛庙中较有影响寺院之一。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整个寺院对称成比例布局的殿阁、楼台错落有致,古朴自然、各尽其妙,整个寺院组成了一组雄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古建筑群。

靖远寺是一座中原文化融合于祖国西北边疆的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人民的建筑艺术,而且是锡伯族与各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风情园内有历史馆、民俗馆等室内展馆,用以展示锡伯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在历史展馆内,你会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演变,以及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个英勇的民族,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传奇”的“大西迁”,这会让你由衷的对他们肃然起敬。2006年5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申报的锡伯族西迁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多年以来,锡伯族人民一直通过西迁节活动,纪念当年的西迁壮举和在新疆屯垦戌边的英雄业绩,借以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西迁精神,展示当今锡伯族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西迁壮举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将全国各地的锡伯族人民连结为一体,起到了文化交流、民族认同的纽带作用,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
锡伯族历史锡伯族为什么是功勋卓著的远征军 https://www.daxiqian.com/lishi/203.html Wed, 29 Mar 2023 03:04:34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203 作者:桂婷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锡伯族被满洲统治者征服,编入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在100多年中,锡伯族人民从自己长期聚居的地区分散到许多地区,被迫进行了四次大迁徙:第一次是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脱离了科尔沁蒙古,被编入满洲八旗;第二次是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1669年—1702年),锡伯族部分入盛京(今沈阳);第三次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有1016人被征调到新疆戍边,携同随军家属2千多人。从此,锡伯族分居东北、西北两地。青年人充当“披甲”,服役当差,闲散附丁和家属则从事农副业生产。第四次是乾隆三十四年(1779年),派1000名锡伯士兵驻守云南要塞。八旗制度使锡伯族处于清朝的直接统治之下,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都发生了急剧变化,由原来流动性较大的渔猎经济转向稳定的农业经济。

锡伯族勤劳勇敢,为开发和保卫祖国的边疆作出了贡献。移居新疆的锡伯族人民对于伊犁、塔城和博尔塔拉地区的农田水利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乾隆三十二年(1767),新疆锡伯族被编为八个牛录(旗),于伊犁河流域屯田驻守。嘉庆七年(1802),在锡伯营总管图尔根支持下,经过艰苦奋战,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开凿大渠,终于引来伊犁河水灌溉良田,故取名为“察布查尔渠”,意为“粮仓”。锡伯族人民先后定居在大渠南北。其后,又与八旗兵一起,先后在伊犁、博尔塔拉、塔城等地开凿一些水渠,开垦了10余万亩良田,并使当地一些兄弟民族学到许多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

19世纪20年代,英殖民主义走狗张格尔披着宗教外衣,在南疆煽动叛乱。锡伯营官兵800余人应征随同清军出师讨伐,在追歼残敌的喀尔铁盖山战斗中,生擒张格尔。接着,他们在反抗伊犁地区“苏丹汗国”,抗击沙皇对伊犁的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英勇不屈。1876年,当清军收复新疆时,他们在总管喀尔莽的带领下,积极配合,为收复南疆和伊犁作出了贡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居住于新疆的锡伯族人民和当兄弟民族一起积极响应,但斗争果实被封建军阀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所篡夺,锡伯族人民又处于他们的统治之下。1944年,国民党继续了盛世才的残酷统治。同年9月,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爆发,察布查尔锡伯族组成锡伯独立骑兵连,塔城、霍城的锡伯族建立武装队伍,与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参加这一革命,进行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居住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和汉、满等族人民一起投入抗日斗争。辽宁省沈阳大五家子一带的锡伯族积极参加了抗日联军,多次狙击辽河平原的敌人。在这一时期有不少锡伯族青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东北和新疆的锡伯族人民先后在1946年和1949年获得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锡伯族进入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政治上享有了和各族平等的权利。1954年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新疆原宁西县成立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锡伯族家庙历史及建筑特色 https://www.daxiqian.com/wenhua/200.html Wed, 29 Mar 2023 03:01:57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200 作者:桂婷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色,这些建筑都是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建造出带有该民族特色的建筑。而锡伯族家庙就是一座带有锡伯族特色的建筑,这个建筑是建造于清朝期间。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早期的锡伯族人大都居住在海拉尔。清初,皇太极为防备锡伯人造反,把聚居在一起的锡伯人逐步分派到各地去驻防。康熙年间,为加强防务的需要,朝廷又将锡伯兵丁连同家小近8000人分三批迁入盛京。此后,盛京的锡伯人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锡伯人大都信仰喇嘛教,但盛京却没有一个他们做佛事的固定场所。康熙四十六年,盛京的锡伯人筹集60两银子,在皇寺附近买了五间房子,找来匠人塑造了佛像,又从京师(北京)请来了甘珠尔经(大藏经)108部,创立了锡伯家庙。由于锡伯族人敬仰关公,家庙里又特供关公雕像,于农历六月初十关公生日,与五月十三关公单刀赴会之日祭关公两次。这样,每年锡伯族家庙在农历春节,四月初八佛诞节和关公的两个祭日都是庙门大开,有隆重的庙会,太平寺一时间成为盛京香火鼎盛的胜地之一。

有关太平寺的创建时间,曾存在过多种说法。已故的锡伯族历史文化专家关方生前为了准确记述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的历史概况,除查阅相关史料外,还曾先后走访200余人次,并多次召开座谈会。经他研究认为,关于太平寺创建的年代,一般存在以下三种说法:一、《沈阳县志》卷十三记载:康熙三十六年建锡伯家庙;二、1951年庙产登记中记载:太平寺建在北市区站前街太平寺胡同十二号,清康熙四十年二月十五日创立;三、家庙碑文中记载:康熙四十六年,锡伯众人筹集白银六十两,置买民房五间,始建太平寺。也许这三种时间的说法,反映的是家庙初建到建成的一个过程。

在太平寺的正殿正中曾悬挂着木匾一方,上书四个烫金大字“锡伯族家庙”。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馆。这块匾额,也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咸丰年间,驻守在盛京城的锡伯族协领色普铿额,被派率部赴天津与入侵的法军作战。

临行前,他与上百名官兵来到锡伯家庙,祭拜神祖,保佑出师大捷。一天清晨,大雾弥漫。色普铿额查哨回来,突然土山口对面枪炮声四起,喊声震天,法军借大雾开始进攻了。色普铿额随即率众迎敌,就在这一瞬间,胸前的朝珠劈里啪啦地散落在地上。他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立即下令停止前进,把守阵脚。

接着,他跳下坐骑,寻找散落的朝珠重新串好戴上,此时天晴雾散。法军见清兵不肯出击,天又放晴,只好驱动山口处的伏兵强攻。色普铿额恍然大悟,原来法军是想借大雾引清兵入套。法军计谋败露,而锡伯营官兵斗志正旺,一口气打退了敌人。班师回到盛京后,为感激神佛和祖先保佑之恩,色普铿额与参加那次战斗的几员战将敬上这个匾额。从此,锡伯家庙的香火更旺了。在改造北市场的城建规划中适时地重建太平寺,使其与实胜寺、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等相邻景观形成一个旅游链,为繁荣沈阳的旅游文化再做贡献。

锡伯族家庙虽然规模不大,却布局整齐,前殿、中殿和大殿都位于一条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殿和中殿之间,东西两侧有厢殿各三间。后殿西侧有一座关帝庙,东侧有文昌殿和龙树殿。龙树殿东边有三间禅房,是住寺喇嘛居住的地方。靠东墙有十间房,也是寺内喇嘛僧徒居住的地方。北侧有一扇小门通往实胜寺。太平寺的东西两院由一道1.5米高的花墙隔开,花墙中间有两座月亮门,使得寺庙院中有院,显得古朴典雅、肃穆静谧。

]]>
察布查尔大渠开渠功臣图伯特 https://www.daxiqian.com/renwu/197.html Wed, 29 Mar 2023 02:55:59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197

图伯特(1755—1823),乳名图克善(锡伯语即牛犊之意),伊拉里氏。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初八日生于鉴京(今沈阳)郊区的一个里氏。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初八日生于盛京(今沈阳)郊区的一个锡伯族家里。

图伯特是锡伯族人民中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和事迹,在锡伯族人民中有口皆碑,世代相传。

公元一七五五年(乾隆二十年),清朝政府在平息了准噶尔头目的叛乱之后,接着又平定了南疆的大小和卓的叛乱。一七六二年,在伊犁建立了将军府(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当时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这个时候,清政府在新疆虽有满,汉,蒙古及索伦官兵驻守。但仍感兵力不足。于是,一七六四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农历四月初,清政府决定从盛京所属的沈阳、开原,义州、风城、熊岳、复州、金州、锦州、岫岩,广宁、丑州,兴京,牛庄,海城、抚顺,松岭子等十七个城乡里抽调锡伯族官兵一千零二十名,连同家属共计三千二百七十五人,迁移到新疆伊犁一带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

西迁人数:西迁的锡伯官兵有防御10员、骁骑校10员,兵1000名,官兵之家眷3275人,共计4295人,分成两队,分别由协领阿穆呼郎管带和噶尔赛管带率领。一路上除有少量的逃亡者外,陆续出生了350余名婴儿。此外,由盛京启程时,有不少官兵家属自愿跟随,其中男247名,女158名。所以实际到达伊犁的锡伯人数达5050人。

图伯特生平

就在农历四月十八刚口天,东北辽宁省沈阳市北报关门外的一座“锡伯家庙”(即太平寺)里,有数千名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共进分别的野餐。在这悲欢交集的人群里,有一位年满十岁的少年,体质健壮,聪明伶俐,也在随其父母整装待发。他的乳名叫图克善 (满语:牛犊之意),学名叫做图伯特,姓伊拉里氏,一七五五年五月初八出生在沈阳市北郊的锡伯族村屯里。几天以前他还是和一群少年一起,在山坡上放牛的顽童,今天也将随军西行,同父辈们一起去守卫祖国的西大门。

这支西调的队伍分两批出发。第一批于一七六四年四月十日启程,次年的七月二十日到达芦草沟,第二批于一七六四年四月十九日出发,次年的七月廿二日抵达芦草沟。他们都在芦草沟西北方向靠北山脚下过了冬季。他们所住过的地方至今还叫做“锡伯图”(即锡伯族人所住地之意)。如:塔城地区额墩县西北方向的“锡伯图’,额尔齐斯河上游的“锡伯渡’等,也都是这个意思。

图伯特史记

一七六六年(乾隆三十一年),农历正月,锡伯族军民被伊犁将军明瑞调驻伊犁河南岸(即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由于途中死亡,使人数大为减少,于是 西调的锡伯营的十个扎兰被缩编为六个牛录(满语箭之意,是清朝八旗制度下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到乾隆三十二年又增编二旗,共为八旗,组成锡伯营八个牛录。图伯特一家被编入到正兰旗里。

那时,伊犁河南岸还是一片荒野,仅在霍集格尔布拉克(今金泉公社所在地)和海努克等地水溪旁边,有准噶尔时代的庙宇,宫殿废墟和少部分塔兰奇垦种的田亩遗迹。锡伯营就选择沿河南岸的可耕之区,定居了下来。

锡伯族西迁伊犁时,清朝政府曾答应六十年后调回原籍。时过三十多年后,一切迹象表明,满六十年调回原籍是一个大骗局。这个骗局已被锡伯族人民所识破。因此,为了民族的继续生存和永远保卫祖国的神圣边疆,从长远的利益着眼,他们在伊犁河南岸疏通了准噶尔时代的一条东西长达一百八十余里的大渠,即绰合尔兜,或叫绰豁罗渠,引水灌田。因为沿渠的大片地是“渠北地隘,虑在无田,渠南阻崖,患在无水”,故只开了万余亩土地。而这时,锡伯营人口已繁衍至七千多人,靠万余亩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口粮的需要了。摆在锡伯族官兵面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另行开渠,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以维持全族的生计。但是,有一些人却看不清这种形势,还天真地相信六十年后返回原籍的虚假诺言。

图伯特成就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十岁那年随军西来的图伯特早已成长起来。这时他已是四十七岁的人了。图伯特从十八岁起应试而成为披甲(满语叫伍克辛,是满州兵的总名称)。因在牛录当差勤奋,平时又努力学习,注意研究历史、地理,公余时间还从事农耕,这样逐渐由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步步升为锡伯营总管了。

几十年的军营生活,磨炼了图伯特,使他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到了当时的形势。他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和研究了伊犁河以南的地形,土壤等自热条件。当时,察布查尔地区的情况是,除了依靠仅有的几十眼泉水和夏季的山洪之外,再没有别的水源可以利用来灌田。泉水和山洪水,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图伯特首先倾听了人民的意见,踏遍伊犁河以南的所有地方,比试过各种各样的土壤,来选择修渠的路线,最后才下定决心,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兴修水利,垦荒种田,以造福于后代。

图伯特贡献

图伯特的前任,过去也曾多次试开过渠道,由于地形选择不当,计划组织得不周密,特别是由于官僚集团内部的意见不一致,结果都遭到了失败。因此,当听说图伯特又要兴修水利的消息,代表锡伯族统治阶级利益的副总管索尔岱为首的官吏们就急忙起来反对,并上书伊犁将军陷害总管图伯特。但是,有远见的总管图伯特,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他理直气壮地向伊犁将军松筠申诉了兴修水利、垦荒种田对巩周边防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并以九族担保,保证七年之内完工,从而得到了将军松筠的同意。一八○二年(嘉庆七年),即锡伯族西迁到伊犁以后的第三十七年,农历十月察布查尔大渠正式兴工开挖。

察布查尔大渠凿于察布查尔山口,南引伊犁河水。修渠工程十分艰巨。当时锡伯族总人口为七千余人。在劳动力不足,工程又艰巨的情况下,图伯特决定将八个牛录的四百个劳动力分编成两个大队,春秋两季分期换工,采取边挖渠,边种地的办法,开一段渠就引一段水进行耕种,力求当年动工,当年受益。他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渠道的试水问题,也解决了劳动力的口粮问题。挖渠工程开始之后,图伯特亲自来到工地上。他白天指挥劳动,夜晚则率领部分办事人,用香火测量地形,钉校,标明翌日开挖渠道的路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劳地和大家共同战斗。群众目睹图伯特公而忘私,不辞辛苦,更是干劲倍增。锡伯族军民,在图伯特的率领下,齐心协力,经过辛勤的劳动,终于在一八○八年(嘉庆十三年),挖成了深一丈,渠底宽一丈二寸,渠面宽三丈,东西长达二百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

图伯特功绩

大渠一经建成,人民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很快就开垦出了七万八千七百零四亩土地,以后又逐年增多,及至今日已开垦了二十余万亩农田。这时,沿伊犁河南岸居住的几个牛录,也先后迁至察布查尔大渠南北两岸,修筑城堡定居了下来。从此,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出现了村落相望、阡陌相连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庄稼年年丰收,使锡伯族军民的生活大为改善。

伊犁将军松筠将图伯特的功劳奏报清朝皇帝后,清朝皇帝十分赞赏,于一八○九年,令其进京朝觐,并绘图紫光阁。图伯特进京时,带去了察布查尔地区的十多种土壤,向嘉庆皇帝一一介绍了各色土壤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发展锡伯族营农业生产的远景规划。

图伯特晚年

朝觐之后,图伯特遵旨返东北故乡省亲,向乡亲们汇报了在伊犁驻屯的情况。在返回伊犁途中,他受任为塔尔巴哈台钡队大臣。图伯特在巴尔鲁克任所的五年又是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五年。后来他因积劳成疾,患了关节炎症,行动不便,便卸任回乡。一八二三年(道光三年)图伯特在锡伯族营正黄旗(即二牛录)的家里逝世,享年六十九岁。

图伯特评价

察布查尔大渠是新疆锡伯族人民的生命线。锡伯族人民赞美它,歌颂它,把它比作自己的母亲。为了纪念图伯特倡导开渠的功绩,锡伯族人民自动建立了“图公生祠”,在察布查尔大渠龙口和七牛录(图伯特的原籍)等地,还建立了图公柯堂,直到解放初期,每逢春秋两季都举行祭祀。

]]>
伊犁锡伯族历史遗存考察锡伯族有哪些宗教建筑? https://www.daxiqian.com/wenhua/194.html Wed, 29 Mar 2023 02:44:33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194 作者:林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远寺

锡伯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在新疆,这令人颇感意外。然而,事实便是如此。锡伯族清代来到新疆并且在此扎根,其间充满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和一个民族的艰辛奉献。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县城距伊宁市17公里。该县是目前我国锡伯族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全县人口近19.2万,其中锡伯族人口超过2.2万,在县城内有5000多。察布查尔县所在地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前后,察布查尔地区先后为塞人、大月氏、乌孙的游牧地。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乌孙受其统辖,察布查尔被正式纳入汉王朝版图。而在清代乾隆年间,锡伯族迁入这一地区,担负起守卫边疆、屯垦生产的任务。从此,锡伯族在祖国的东北和西北遥相呼应。锡伯族在这块土地上写下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留下了为民族学、历史学研究者所注目的文化遗产。汽车开出伊宁市,逐渐能看到平旷的田野。因为是夏天,阳光灿烂,伊宁的晴好天气一向如此。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伊犁河以南,所以又曾被称为“河南县”。县城街道干净整齐,没有多少高楼分割天空,建筑比较朴素平和。锡伯族、汉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临近而居,很难分出彼此。靖远寺“先到靖远寺去吧!”听说记者一行要考察察布查尔县锡伯族的物质文化遗产,该县文体局的多位工作人员和普通群众都这么说。他们所说的这座靖远寺位于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孙扎齐牛录乡(“牛录”为满语,意为“大箭”,汉译为“佐领”,清代八旗的基层单位)。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由锡伯营八旗军民合力积银捐资建成。

靖远寺为伊犁九座藏传佛教寺庙之一,对研究锡伯族的宗教建筑具有重要价值。在《靖远寺事宜摘译》、《靖远寺喇嘛记》和《靖远寺》等古籍资料中均有对靖远寺的记载。靖远寺分别于1990年12月9日和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为自治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上悬挂的匾额,用汉语、锡伯语两种文字书写着“靖远寺”三个大字。寺的山门口站立着一对威严的石狮子,红色的墙皮已经有些斑驳。在新疆看到众多清真寺后,见到一座红墙灰瓦的佛教寺庙,令人感到意外之余,也对新疆文明、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了几分理解。走进山门,第一进房屋展出着锡伯族的研究作品和音乐磁带。其中有《锡伯族研究文集》、《锡伯族历史研究》、《锡伯族档案史料》等研究东北和西北锡伯族的学术著作和资料。磁带则为《锡伯族民歌专辑》和《锡伯族戏曲专辑》两种。玻璃橱内还展示了清代的帽子、妇女绣花鞋、战士头盔、油灯、药罐等文物。寺庙内,橡树、柏树蓊郁,桑树上的桑葚已经成熟。天王殿中分列左右的四大天王为泥塑彩绘。

不过,持剑的南方增长天王和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背后的墙体几乎已经倒塌殆尽。但幸好是向外倾倒,没有砸坏塑像。墙上留下了巨大的窟窿,可以看到外面的绿树和天光。“这里真应该修缮保护了。”寺内的工作人员惋惜地说。穿过天王殿向前行,到达一层高的大雄宝殿。台阶上的建筑,雕梁画栋,斗拱严整。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屋顶和墙体似乎都有些难堪重负。进入之后,可以看到神态、动作各异的十八罗汉造像,还有锡伯文的“佛”字立轴书法。“佛”字用锡伯文写来独有一番风采:字体狭长,遒劲雄浑,又有些近似于图画。与天王殿相似,大雄宝殿的一面墙皮已经脱落,还有一些掉落的砖块摊在屋内。殿中为释迦牟尼的金身塑像,结跏趺坐,双目微闭,左手自然垂放在右脚上,右臂抬起,做中指和拇指相碰的手印。大雄宝殿之后为三世佛大殿。殿为两层建筑,同样雕梁画栋。殿中有过去佛药师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阿弥陀佛等三座金身塑像。像前有香蕉、梨等贡品,甚至还有城隍土地之位的纸做牌位。佛像和莲花宝座上都披有白色的哈达,可知锡伯族过去所信仰的为藏传佛教。萨满教对锡伯族曾经影响很大。在清代,锡伯族的信仰与满族一致,都为藏传佛教。大殿的两侧墙壁,还绘有佛本生故事,同样用汉、锡伯两种文字加以简单说明。记者还注意到,在佛本生故事的图画下,摆放着“锡伯营总管府”的黑色匾牌,长一米有余,用汉和锡伯两种文字烫金书写。

 风雨关帝庙离开靖远寺,记者直接前往关帝庙。这座关帝庙,位于孙扎齐牛录村的村头,并不像靖远寺一样风貌保存完整。乘车过去,远远地就能看到土灰色的砖墙和斑驳的白色墙皮。在村头,这座关帝庙显得很不起眼。原来的关帝庙主殿并不直接暴露在外面。今天,仍能看到主体建筑前残存着一段不到1米的砖砌短墙,但已是断壁残垣。文物残片满地散落,与当今的砖瓦有很大不同,使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关帝庙的主体为一层的土木结构,建造在2米左右高的黄土台基上,双顶的设计扩大了内部空间,而门窗等早已经荡然无存。跳上去看,庙内的梁柱结构犹存,只是已经没有了关羽的像。像已经遭到破坏,原先像后的位置有一个大大的砖石脱落的洞。而东壁还有一个大洞,直到屋檐,成人都可以从中钻出。地面凌乱,甚至有些树枝和垃圾。梁柱上的漆皮几乎已经完全脱落,但是仍残存着一些绘画的痕迹。当年的雕梁画栋,从中可窥见一斑。关帝庙的正面梁柱上悬挂着“孙扎齐牛录关帝庙”的匾牌,还挂着“自治区保护文物”的牌子。但是,当前暴露于风雨的关帝庙似乎并没有得到专门照管。关羽崇拜是锡伯族人的一项文化特征。关羽的忠义,受到锡伯族的崇敬。而锡伯族在清朝,以忠勇著称。关帝文化融入了他们的民族精神。

 至今,在新疆锡伯族居住地区还流传着关公救助锡伯兵的民间传说。贺灵与佟克力合著的《锡伯族历史与文化》中介绍,“锡伯营总管鄂尔古伦奉命率800名锡伯骑兵赴南疆与叛军作战。在大战中士兵看到一位大红脸,身着红战袍,手提青龙大刀,在千军万马中东杀西砍,杀得叛军抱头逃窜,将匪逼到山脚,为生擒叛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此伊犁锡伯营八个牛录均建造了关帝庙,每逢这一天祭祀关帝爷,祈求人们平安无事。”据悉,在历史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八旗都曾多次建造关帝庙,现仅孙扎齐、纳达齐、乌珠等牛录遗址尚存。图伯特祠堂和大渠在纳达齐牛录乡北街,作为孙扎齐牛录关帝庙的兄弟庙宇,“纳达齐关帝庙”同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占地面积约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这座关帝庙始建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系该牛录迁移新址后所建。

 走进这座关帝庙的南大门,如同走进了一段悠远深长的历史。关帝庙大殿的台阶上,落满了桑葚,一位看守人员细心地扫着。伊犁地区植被丰茂,鸟的种类很多。它们在各处婉转地鸣叫着,更衬托出这里的清幽气氛。据悉,这座关帝庙内原有关公半坐像,两旁是关平和周仓像,但是这些塑像都已被毁坏殆尽。庙内正殿东西两壁,各绘有12幅《三国演义》壁画,展现了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等场景。这些壁画,被认为是锡伯族与关公崇拜密切相关又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

 这座关帝庙最为引人注目之处是锡伯族的总管、杰出人物图伯特的祠堂。祠堂中陈设着图伯特胸像,为真人大小的铜像。他长髯垂胸,身着清式对襟上装,双目远视。在像前的供桌上,除了三个铜制香炉,还有两瓶白酒和两只玻璃酒杯。可见,今日的锡伯族人对这位本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仍然尊崇有加。像的背后,则为察布查尔布哈(即大渠)的龙口图片:蓝天下,绿树葱茏,伊犁河水也作蓝色,这里是察布查尔山口,在大渠的龙口建成之后,伊犁河水流入大渠,灌溉沿路的土地。图伯特的生平简介中说:“嘉庆七年(1802),图伯特为戍守边陲及锡伯黎民之生计,知农政之要,雄才大略,躬身勘察,指挥施工,率军民四百余人,经七年之艰,于嘉庆十三年,凿深一丈,上阔三丈,下阔一丈三,长达二百余里之大渠,谓之‘察布查尔布哈’。辟田千顷,遂大丰殖,功绩卓越。图伯特的重大功绩之一就是带领同族乡亲开凿了这条叫做“察布查尔布哈”的大渠。开凿这条大渠,实际上在当时是为形势所迫。在贺灵与佟克力合著的《锡伯族史》中这样记载:“安定适宜的环境使人口逐年增多,现有的耕地紧蹙不敷耕种,到嘉庆年间,耕地无法再扩展,南岸地势又高,苦于无水,而且锡伯营向无官给口粮米面,亦无‘滋生银两’,在此情况下,解决耕地和粮食问题迫在眉睫。”这条大渠的开凿成功,被认为是清代新疆水利史和屯垦史上的一件大事。1816年徐松所著的《西域水道记》中曾有详细记载:“嘉定初,有部人图默特(即图伯特)创议于察布查尔山口引水,自崖上凿渠,亦东西长二百余里,工费繁钜,部人嗟怨,图默特率排众议,数年乃成,既浚新渠,辟田千顷,遂大丰殖,雄视诸部。” ;

在当时,锡伯族人兴修水利,开荒造田,解决了粮食问题,还发展了畜牧业生产,这也给伊犁其他营树立了典范,得到清政府高度重视。在临近关帝庙的村内,记者看到分支的水渠已经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渠水流经每家的院前,取水非常方便。一位老奶奶坐在渠旁,似乎在回忆往事。汽车开出村子,记者来到这条渠的干渠旁。确实如介绍所说,渠上有近三丈宽,大多数地方仍然是原貌。因为是引伊犁河水,渠水滚滚,水量很大,如同其他地方见到的一样,水色浑黄,不见渠底。这条大渠,不仅仅是铭刻历史记忆的依存,还是一个如同都江堰一样造福后世的“活文物”,仍在发挥着灌溉一方田地、滋养附近百姓的作用。记者在渠所经的地方看到了大片的稻田和绿树,正是有渠水灌溉才出现这样的沃野。在田边,记者遇到一位正在这里劳动的刘姓中年人,他穿着朴素,把胶鞋脱下来夹在肋下。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是湖北,因为女儿嫁到这边,所以也到这里劳动。因为有水浇灌,这里的田地与湖北老家的稻田不相上下。

]]>
锡伯族食品与就餐习惯 https://www.daxiqian.com/food/190.html Wed, 29 Mar 2023 02:35:58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190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东北的锡伯族多食稻米、高粱和小米等,新疆的锡伯族则食小麦,其中发面饼是新疆锡伯族几乎一日三餐之必备食品,称“发拉哈额分”。锡伯族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

锡伯族日常食俗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粱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受维吾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喝面茶、牛奶和奶茶。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吃肉时,习惯每人随身携带一把刀子,将肉煮熟后,放入大盘中,自行用刀子切割,然后蘸盐和葱蒜拌成的佐料。习惯做猪血灌肠。也喜食用煮熟的猪血,拌成酱状,并配以蒜泥或葱花单独做成菜肴。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锡伯族还习惯制作各种腌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有时可供全年食用。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

锡伯族饮食特色

锡伯族的饮食种类较丰富,面食有发面饼、死面饼、锅盔、馒头、面条、拉面等,馅食有包子、饺子、菜合子、肉馅饼等,米食有大米干饭、抓饭、大米(小米)稀饭。

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锡伯族在吃猪肉方面,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每当宰猪,将清炖的猪肉、杂碎都切成碎块或碎片后与灌肠煮熟的猪血拌在一起,同时调以佐料、蒜泥、葱花、盐等,其味道鲜美,再肥的肉也不感到腻。这种吃法,称作”猪血拌肉”。

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叫哈吐浑索吉(咸菜),也称花花菜。它是用韭菜(要老的)红、青辣椒与芹菜、黄萝卜、包心菜做成。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缸里,各种蔬菜原有的红、绿、白、黄等颜色截然分明,在冰天雪地的隆冬、饭桌上有那么一小碟夏季各种蔬菜色调俱全的花花菜,会激起人们强烈的食欲。

锡伯族特色食物

米尊酱

米尊是锡伯族调味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面酱。每年阴历四月十八日前,家家户户都将小麦数十斤发芽,刚发芽后倒入开水锅里煮熟,盛进瓦缸里,放在火炕最热处捂起来,等过几十天发酵成酒曲状并有甜味(这时不可食用),有时发酵过程中被厌氧的肉毒杆菌污染,过去,人们不知道这个道理而误食,结果许多人患病,甚至丧失生命。类似于甜面酱。

熬各种果酱、制作罐头食品是锡伯族妇女的拿手技艺。每年夏天妇女制作各种果酱、西红柿酱及其他食品罐头。常做的是杏子酱、草莓酱、桃子酱、苹果酱、糖水葡萄、糖水海堂果等。蔬菜类罐头有西红柿酱、虎皮辣子、烧茄子等。

其做法是,将做好的成品盛入玻璃罐头瓶内,把有密封圈的瓶盖盖在上头,置开水锅里蒸半小时左右,蒸完立即将瓶盖拧紧,这样就可起到密封的效果。家庭制作的罐头可谓是绿色食品,不放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别具特色。

锡伯大饼

锡伯大饼

锡伯大饼,当地人称为“发拉额文(发面饼)是每天都离不开的日常主食,其做法:面和得较柔软,面团发酵透后,将面团擀薄,贴在锅底,三翻九转即熟。其大小因铁锅的大小而异,一般直径约三四十厘米左右,厚度为1厘米左右。烙发面饼,一般用生铁锅,掌握火候是关键,把握住火候,烙出的发面饼才酥软可口。

材料:水1碗、面粉1碗半、酵母粉少许、小苏打粉1/2小勺

做法:

1、水加酵母搅拌后加入面粉;

2、借助筷子将面粉和水搅拌均匀后,用手轻揉成柔软的面团;

3、盖保鲜膜待发酵完成后取出;

4、另取半碗面粉加入小苏打粉,搅拌均匀后和发酵面团揉在一起,改保鲜膜再醒发15分钟;

5、面团切分成小份备用;面板撒干面粉,用擀面杖将小份面团擀薄后放入加热的平底锅内;

6、中火加热半分钟到一分钟后,面饼表面开始起小气泡,翻面,再烤半分钟左右后,整个面饼开始如充气般鼓起来,再翻面烤半分钟即可装盘。

锡伯族布拉哈雪古宁门啊(鱼)

“布拉哈雪古”一种水边植物。“哈雪克鱼”是锡伯族特有的炖鱼方法,由来已久。用产于大泽边的特殊植物为主要辅料,用铁锅、木材、湖水炖制鲜鱼,风味独特,兰西县安也勒、兆一(锡伯族)家几代女主人都会制作“哈雪克鱼”,代代相传。

锡伯族节日、礼仪习俗

锡伯族吃郎午饺子锡伯语“郎午”意为南瓜。将南瓜切成丝,再加上肉末、葱、姜、油等做馅子,包成大饺子后再蒸煮,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 ,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锡伯族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新娘必须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以表示对客人的答谢。远亲近邻都可割一些肉拿回家中食用,主人不记帐,也不收钱。

]]>
锡伯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布云秀获国际金奖 https://www.daxiqian.com/renwu/187.html Wed, 29 Mar 2023 02:30:34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187 法国当地时间3月25日22时,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梅斯闭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听力残疾人布云秀获得刺绣类金奖。

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是全球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之一,旨在帮助残疾人提升和发展相关职业技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潜力,同时为全球残疾人在就业与创业方面提供支持。

布云秀上台领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供图

自治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蔡红雁介绍,布云秀凭借精湛的刺绣技艺,在该项目位列第一。这一项目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11名选手参加,她是我国西部12个省区市中唯一一位入选中国代表队的选手,体现出我区多年来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取得的新成果。

布云秀高中毕业后,开始钻研和学习刺绣技艺。凭借坚韧精神和不懈努力,多次在自治区和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018年她被评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2020年被评为伊犁州州级非遗锡伯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央视网

据了解,在本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名选手进行了40个技能项目的角逐。中国代表团获6枚金牌、7枚银牌和7枚铜牌,位列奖牌榜第四位。

]]>
广春兰:谱写新疆80后影视回忆的锡伯族导演 https://www.daxiqian.com/renwu/174.html Wed, 29 Mar 2023 02:27:41 +0000 https://www.daxiqian.com/?p=174 “我只是想在银幕上打开新疆美丽壮观的现代生活画卷,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都能从我拍的影片中认识新疆、热爱新疆、关心新疆的建设和发展。”

——天山电影制片厂导演

广春兰

一位在80年代平均每年都会拍出一部电影的“高产”导演,一个孜孜不倦地追求光影的电影人,一个生于新疆、离开故土,又回到新疆工作的高个子女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广春兰的世界。

拥有终极掌控力的人

面对电影,广春兰总是自信满满、毫不客气。

“选演员是导演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选好演员这一点上我是绝对专业的。”

“我从来不怕用业余演员,尤其是少数民族演员,只要我看上他(她)了。”然后梅丽古力(《热娜的婚事》)、吐尔逊·热娜(《买买提外传》)、安尼瓦尔(《戈壁来客》)等一众演员走进观众视野。

“在现场把控方面我是权威,没人敢说话。”

“在我的电影里,歌是非常重要的,我要用创新的歌,会比流行的歌更好听,更能体现时代的东西,我的电影里的歌在新疆都非常流行。”

“我最反对一个歌舞片在情节发展中停下来跳舞,这样的舞蹈是死舞蹈。《西部狂舞》里的舞蹈都是在交流、在说话,而且都是最尖端的,有霹雳舞、劲舞,都带着时代的色彩。”

“我的电影把中国(电影)的版图完整了。”新疆少数民族电影迎来了春天。

这个掌控力满满的人,其实是拥有一颗追求饱满、极尽专业的心啊。

故乡给的灿烂

1940年12月,广春兰在新疆伊宁市出生,成为锡伯族第七“牛”的孩子。

广阔的故乡土地,给了她别样的精神世界。

花花草草的气息,唧唧吱吱的虫鸣,变幻无穷的云朵……小小孩童的心被奇妙的大自然牵引着,生出无限的好奇与幻想,探索与灿烂。

东方升起的太阳,总让她觉着遥远的天边是可以到达的,想着想着,心也就不自觉地飞向了外面的世界。

憧憬与渴望的孩童时期,化成活泼灿烂的一道光,照进广春兰的生命,伴她走南闯北,也融入她人生的每一部电影。

电影专业的日常

1961年,广春兰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开始了真正的科班生活。

导演课上,老师讲镜头,讲景别,讲表现手法……

摄影课上,学生人手一部照相机,拿着电影胶卷外出拍镜头,回来暗房冲洗、镜头组接……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活学活用表现人物,学习人物调度……当然也不能错过每周五学校大礼堂播放的精彩大片——有很多俄罗斯电影和欧美电影,一饱眼福。

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体验,为广春兰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不小心就掉眼泪的导演

南京电影制片厂是历经大时代冲击后让广春兰重回专业的第一站,紧接着她被派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学习跟拍故事片,机缘之下重回故土。

在乌鲁木齐飞往伊犁的飞机上,故乡的山水湖泊壮丽妖娆地映入眼帘,广春兰落泪了。

当她看到简陋的天山电影制片厂后,就把心留在了那里。后来,这片拥有美好歌舞、幽默乡亲、广阔天地的故乡也成就了心牵“母亲”的女儿。

真实的故事总给人别样的感动,《良心》《真心》《爱心》这三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既击中了观众的心,又让拍摄中的广春兰一次次流下眼泪。

拍摄之外,当乡亲们拉着广春兰说起过去,她也会掉眼泪,为家乡人的质朴,为故乡的深情。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被丰富情感浸润的导演,最终绽放多彩的作品之花。

撒开脚丫子拍戏

一个奔跑起来的导演,总是能量满满。

进入天山电影制片厂后,广春兰拥有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于是她撒开脚丫子,潇洒拍电影。

从《幸福之歌》开始,《热娜的婚事》《不当演员的姑娘》《神秘驼队》《美人之死》《孤女恋》《买买提外传》《西部舞狂》《快乐世界》《男子汉舞厅的女明星》《火焰山来的鼓手》《求爱别动队》《戈壁来客》《戴口罩的小狗》《良心》《真心》……一部部电影接二连三问世。

从北疆到南疆,从伊犁到库车,广春兰和她的团队一点点展现着新疆大地的美丽和神秘,新疆人民的幽默与善良。

从现代题材到神话故事,从故事片到西部片,尝试儿童片、艺术片、商业片,也关注主旋律电影,广春兰充满灵感和激情,涉猎各种类型影片。

电影导演的秘密武器

灿烂的民族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作为高产的电影导演,广春兰还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分镜头剧本。

用分镜头剧本把握基调,统一剧组思想,控制成本和时间,树立导演权威。

与编剧、摄影、美工,服装、道具、演员,录音、配音、作曲、字幕紧密配合,精诚合作。

心中有数,整体控制与现场发挥相结合,既严谨又灵活,既便利又节约,全科的广春兰从来不怕剧组的任何问题。

自信,是她的底色。

孩提的底气,专业的硬气,性格的乐观与灿烂,让广春兰对电影有了生生不息的追求。在摸爬滚打中追求真善美,探索人性与社会;在孜孜不倦中展现“花头巾母亲”的美与真。

广春兰说:“每一部电影都不是终点,永远还有下一个。”

她将一生奉献给热爱的电影,历经风雨,饱尝血泪,也见证花开的时刻。

这位天山的女儿,最终成为天山脚下“一枝独秀”的电影人。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锡伯族刺绣 https://www.daxiqian.com/wenhua/171.html Tue, 21 Mar 2023 03:52:55 +0000 http://www.daxiqian.com/?p=171

锡伯族刺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后,其刺绣工艺又受到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刺绣的影响,从而成就了新的地域特色。刺绣手艺的好与坏是衡量锡伯族妇女品性与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能够绣一手好绣品是心灵手巧的年轻妇女的标志,往往是年轻男子蜂拥追求的对象。过去,锡伯族姑娘在出嫁前要绣制枕头蒙子、被蒙子、云枕顶、手帕以及绣花鞋等一系列的绣品,出嫁时带到婆家向亲友展示。已婚的妇女还要给丈夫绣制一个精心设计的烟口袋,纹样以吉祥图案为多。 

2011年5月23日,锡伯族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108。

锡伯族刺绣锡伯族民间刺绣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早期的锡伯族刺绣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北方渔猎及迁徙文化特征。自明末清初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其刺绣受到满族和汉族刺绣技艺的影响;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后,其刺绣工艺又受到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刺绣的影响,从而成就了新的地域特色。

当下普查到的比较早的刺绣制品一般都是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之后,主要用作兵服和官服图案。锡伯族妇女的刺绣工艺对挑花、贴花、针织等种类较为擅长,在绣制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线,有时还创造性地用绒毛绣成绒绣,使绣品更加璀璨夺目。

文化内涵

无论过去和现在,凡是锡伯族聚居地,从首饰服装到桌椅箱柜,从生活用品到生产工具,以及鞍具、套具、各种铁木器皿,大多都饰以花卉、果实、禽鸟、昆虫等造型的精美图案装饰。细回味,这些图案虽然植根于生活却超越生活,或表白博大的心怀,或寄托美好的祝愿,不仅点缀锡伯族民族的生活风貌,显示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而且开拓出一种高远而宏大的精神境界。

图案纹样

锡伯族刺绣图案纹样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这几年充实了鲜卑、弓箭、牛车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更让锡伯人喜爱。锡伯族刺绣讲究图案纹样设计的多样性,图案纹样分为平面图案和立体图案两大类。平面图案有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两种,单独纹样又分适合纹样、角隅纹样、边缘纹样等。如绣花纹样,在千百朵花的样品中选取精美的典型,加以组织,使之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此连续重复,形成一组组既有统一构思,又有各自变化的绣品。平面纹样应用较为普遍,凡平面物体上都可绣上图案。角隅纹样和边缘纹样一般只用于衣角、衣边等上面。根据纹样的不同要求构成了直立式图案,衣罩、床单、门窗帘上的转换式、回旋式图案。连续纹样有二方连续纹样,包括散点式、折线式、直立式、斜行式、波状式、朵云式等,木器和单独类刺绣中使用较多。四方连续纹样比较复杂,包括转换图形连续、方形连续、菱形连续、波形连续、重缀纹样等样式,大多用在帏帐、壁挂、床被等较大面积的刺绣品上。在设计好的各种图案纹样基础上绣制的刺绣品,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具有多样性风格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色彩搭配

锡伯族妇女的刺绣色彩搭配合理,色彩对比性较强,色彩处理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深底浅花,看起来花在后,光色在前,主要纹样采用明色。比如柜面帏帐等多用大红、深红色,纹花用浅色,藏匿于底色之中,对比强烈。另一类是浅底深花,花在前,光色在后,纹样采用不同程度的暗色,主纹样色度不致过于明显,使绣品浓淡有致,富有立体感。后一类大多用于床单、衣罩、枕套、窗帘上。色调一般由底色来选择和决定,底色深、中、浅不同决定绣品的色度和外观。色彩的处理还经过细腻严谨的比对方式,比如采用串珠、刺花、镶嵌、彩漆、描金、雕花、编织、贴花、金银线、拼花、挑花、扎花等方法进行处理。

锡伯族刺绣大多以表达吉祥意义的花鸟草虫为纹样,以牡丹、莲花、蝙蝠居多。内涵丰富的刺绣出现在锡伯族人民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服装、头巾、枕套、鞋子、窗帘、桌布、挂饰和香包等。枕头顶的刺绣一般用呈长方形的蓝色布料作为底料,纹样或是用彩笔勾勒出来,或是先用纸剪出纹样贴在绣布上,然后用各色丝线绣成。绣花鞋一般是用黑布先做好鞋帮,在鞋帮和鞋头部位或绘或贴好刺绣图案,然后按照图案搭配各种颜色的丝线来绣制。锡伯族刺绣除了运用各色丝线,还创造出了用绒毛绣成绒绣的方法,使绣品更加璀璨夺目。

传承价值

锡伯族刺绣代代相传到当下,作为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展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传承状况

在2007年之前,锡伯族刺绣的传承基本处于民间自发传承状态,主动学习刺绣的人员持续减少,技艺濒临失传。2007年之后,随着“联合国援助501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工作的开展,锡伯族刺绣迈上新的台阶,官方和民间力量结合,实现了跨越式的历史性进步。

传承人物

杨秀玉,女,1963年9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锡伯族刺绣,申报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馆获得“锡伯族刺绣”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衍生作品

2014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栏目组来察布查尔县录制节目,实景拍摄了锡伯族刺绣和全羊席,预计2015年春节前后将在央视七套播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 https://www.daxiqian.com/wenhua/168.html Tue, 21 Mar 2023 03:49:37 +0000 http://www.daxiqian.com/?p=168
传统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的守护人

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伴着清代锡伯族人的降生和成长,与其灵魂融为一体。那时锡伯族村村有箭场,家家有弓箭,视“神箭手”为无尚荣耀。是原始萨满文化的遗存,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强调爱国主义和社会秩序的射礼典章,是儒家礼射(乡射、燕射、宾射诸礼规范)文化在锡伯族中的传承与发展;娱乐性民众射艺竞技表演,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项目。

锡伯族人素以“善骑善射”著称。在锡伯族人的心目中,一把传世的弓箭既是一个强劲的工具,又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品和吉祥物,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历史的浓缩。

弓箭是一项古老的发明。中国有制作弓箭的传统,弓箭在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社会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弓箭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序和要求极高。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

锡伯族射手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如同射一支箭一样短暂,要射中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有一种专注的精神,克服名利和虚荣的干扰,做到身心合一,全心投入,方可命中目标,而不虚度此生。”这是锡伯族人射箭的意境和精神的准则。

锡伯族先人原本居住在诺尼河流域,他们是1593年被努尔哈赤击溃的九个部落之一。清朝降服科尔沁蒙古人后,锡伯人在科尔沁人的控制之下。锡伯人直接为清朝服务是始于与沙皇俄国的战争。他们为清兵提供后勤服务。1692年科尔沁蒙古人将锡伯人、达斡尔族人献给康熙皇帝以此换取白银,从此锡伯人被被编入八旗,驻防在齐齐哈尔和满洲其他地区。乾隆皇帝征服新疆后,1764年锡伯人就被要求驻防以守卫新的边疆,逐渐在察布查尔聚居。 由于这样的历史原因,居住在东北(满洲)的锡伯人的讲汉语,而在新疆这些昔日八旗驻军的后代仍然讲一种满语的方言,即锡伯语。他们使用锡伯文,一种在满文基础上轻微修改的文字。 有人认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名称即来源于锡伯的族名。

锡伯族由东胡—鲜卑—室韦—锡伯的顺序发展演变而来,弓箭文化贯穿其中。锡伯族不同时期的经济可划分为五个类型,即山林射猎型、草原游牧型、东北农垦型、新疆戍边型、市场经济型。民族弓箭文化随之发生了五次变迁升华,即生产性文化、军事性文化、大众民俗性文化、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和旅游文化。这反映了锡伯族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改造客观世界的旺盛生命力,体现了文化对于民族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锡伯族的“骑射劲军”纵横国内外箭坛赛场,新疆3万余人的锡伯族群众中涌现出国际级健将3名,国家级、自治区级健将近50名,他们创造了诸多箭坛奇迹,为中国、为新疆的射箭运动赢得无数荣誉,也让世界认识了锡伯族。

商代甲骨文中“弓”字的原型,明显地是一个“反弓”的形象。这就引出了一个直接的结论,即这是一张复合弓。复合弓在保持弓身短小的情况下增大了力量,而在狭小的环境中,例如马车或马背上,弓身必须短小。戈也是马车上使用的专门武器。

另一个例子来自《诗经》中的“角弓”。这首诗有可能是东周早期的作品。诗中不仅清楚地提到了角制的弓,而且还提到了反弓的特点。制造角弓异常复杂,但是它们在发射力量方面与普通木弓相比并不占优势,角弓只是占用的空间更小。在马背上或马车内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商周战场射术的贵族传统是同驾驭马车的技术密切相关的。在静止的战车上使用高技术的角弓射箭,只有富有的贵族阶层才能负担得起。

东周时期的制弓业的发展难以考证。虽然弩的发展和应用脉络清晰,但是东周弓的性质和发展却难以确考。考古发掘出土过角弓,但是由于缺失太多而无法拼凑出原来的形状。虽然历史文献中有很多有关楚弓的评论,但是出土文物表明,它们只是涂漆的木质长弓,或是由竹篾制成的弓。许多出土文物都清楚地证明,斯基台人或萨加人的弓在中国北部和东部边境非常流行。西周礼器上的图案显示许多步兵手持剑和短弓,立姿射箭,待用的箭箭头朝下,插入周围地面。同时,中国人很快从他们的北方邻居那里学会了骑射技术,而保留反角弓有利于骑射。

汉代的图案仍然反映了骑射和使用弩的情景。但是,根据从科霍坦地区的景厥和楼兰附近区域出土的弓,可以发现东汉后期和西晋初期引进了一种样式与以前大不相同的弓。这种弓设计独特,特别适合在在马背上使用,尤其是两军酣战之时,因为这时无法使用更多的骑射技术。

从唐代到明代,曾经有过成排使用弩手的纪录。弩手共分为三排,前排射击,中排准备,后排上箭。在出土的唐代弩的机械装置图中,瞄准对象中就有跪拜的西方人的形象,表明弩是用来对付西部的突厥人的。元、明朝代,是人们广泛采用的不是蒙古弓而是突厥弓。突厥人在巴勒斯坦用这种弓矢对付过十字军。据说这是蒙古人大量雇用突厥雇佣军的结果。在明代李呈芬和高颖的作品中,还能发现在14世纪欧洲的阿拉伯禁卫军的文献中提到的技术,甚至能发现他们整句整句地引用文献中的话。明代军队偏好使用轻装甲的轻骑兵,这一兵种强调速度和在飞奔中迅速取箭和搭箭。

清朝建立后,满族带来了同样的马背战术。不过,明代使用的突厥弓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重型的弓和具备穿甲能力的长箭。满清使用的弓在前代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弓早在宋末就已不用,已有千年历史。这种弓的拉力很大,达到30 kg以上,弓身也长,达到1.8 m。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特别长且重的箭来对付装甲,即使它不能射穿装甲,30 m内还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对手射落马下。实际上,清代武举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就是要看能否把放在桩上的重球射落地面。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馆获得“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