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大西迁史实

锡伯族乾隆年间锡伯族大西迁:为国防大局从东北到新疆 

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

1 8 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 1 8 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 2 7 5 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公元1764年,锡伯族等民族开始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被后世称作“大西迁”。大西迁的结束,改变了我国民族的版图分布,从此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从东北来到西北。

西迁之前,先有南迁

现在的锡伯人有个说法:“新疆的锡伯族人根在沈阳,魂在察布查尔。”其实锡伯人的远祖生活在更北边的黑龙江以北。以后逐渐南移到海拉尔以南扎赉陀罗河流域。清顺治、康熙年间,移至齐齐哈尔、墨尔根(嫩江)、伯都纳(吉林省扶余县)一带。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将锡伯部落的主体南迁到盛京(今沈阳),让后者在此扎根。十年后,锡伯兵丁自筹六十两白银在盛京皇寺附近建了内外五间的家庙,作为锡伯族祭祀祖先的圣地,“自京师延请甘珠尔经一百零八卷,每年四季,使众喇嘛聚诵佛经不止。”据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的碑文记载,南迁时,锡伯部众分为三大部,于康熙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年分别迁入盛京。

为什么要选锡伯人守边

据史料记载,“有清一代,边患之大,莫过于新疆。”上文说到噶尔丹的死,换来了近二十年的休战,但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31年),准噶尔叛乱又起。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都记得,从康熙晚年一直到雍正末年,准部就没消停,雍正临死才又与准部达成和议。到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部开始内战,清廷借机用兵,不料准部刚平定,回部又反了,这一下又打了好几年,到乾隆二十四年,清朝平定新疆的大业才算初步完成。

可问题是:叛乱平定之后,谁来镇守刚刚稳当下来的疆土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朝廷新设置伊犁将军,作为全疆最高军政长官,首任伊犁将军明瑞到任后四处奔走,发现他手中的好牌太少了,各处驻防兵丁调来调去也捉襟见肘,形势需要他在伊犁附近安置一支强有力的屯田部队。

从哪里调来一支可靠的武装呢?身为旗人,他自然首先考虑的是清朝的龙兴之地——盛京一带,这里的锡伯族人还没有丢弃忠勇尚武的气质和骑射能力,而且经过南迁后几十年来的繁衍,人丁数已经扩张数倍。明瑞是干事的人,赶紧给朝廷开单子——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正月二十三日,清廷准驻伊犁将军明瑞请求,命盛京将军舍图肯尽快选派盛京锡伯官兵1010名移驻伊犁。该年四月十一日,第一批锡伯官兵从盛京城出发,这是前哨。十八日,西迁大部队及其眷属聚集在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父老,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daxiqian

为您推荐

锡伯族的西迁史

在新疆伊犁伊犁河南岸,有一个县叫查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当地的主要居住民族之一锡伯族是清朝乾隆年间西迁至此的,为何要从东北...

锡伯族历史锡伯族为什么是功勋卓著的远征军

作者:桂婷 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锡伯族被满洲统治者征服,编入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在100多年中,锡伯族人民从自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伯族西迁节(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

锡伯族西迁节概况 锡伯族西迁节,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锡伯族西迁节...

历史上精通骑射的东北锡伯族为何会成建制地出现在万里之外的新疆?

《西迁画卷》。(翟跃飞 作) 这是由腾格尔演唱的六集纪录片《大西迁》的主题歌。   1764年3月29日,入清的朝鲜代表...

锡伯族:万里西迁垂青史,戍守边陲保家国

沈阳的锡伯家庙中放着反映锡伯族西迁的绘画作品。资料图片   251年前,1000多名锡伯族官兵携家眷共4000多人从东北...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